6月10日,2026年中國“東亞文化之都”終審活動在北京舉行。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負責同志,外交部亞洲司代表,中國“東亞文化之都”評審委員會委員出席活動。

北京市朝陽區(qū)、遼寧省沈陽市 、吉林省吉林市、上海市虹口區(qū)、江蘇省蘇州市、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座入圍候選城市代表進行了精彩答辯。
終審活動上,候選城市代表圍繞本地文化和旅游工作特點、參評“東亞文化之都”的優(yōu)勢及工作設想、推進創(chuàng)建工作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精彩陳述和答辯。來自城市品牌建設與城市規(guī)劃、公共文化服務、文化產業(yè)和旅游管理等領域的16位評審委員進行了評審。
“東亞文化之都”創(chuàng)建與評選是落實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共識的具體舉措。自2012年啟動以來,中國已有17座城市獲此稱號。計劃于年內在華召開的第16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,三國文化部長將共同為2026年“東亞文化之都”城市授牌,當選城市間將開展貫穿全年的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動。
| 素材來源:國際交流與合作局,中國文化報
| 免責聲明:我們尊重版權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(fā)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!